在移植欒樹的過程當中,欒樹移植技術是否成熟,對移植後後的成活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欒樹的移植技術過程中的一些要點在文章當中分享一下,主要包括移植苗木的選擇注意事項,苗木移栽前的修剪事項,移栽的技術處理事項幾個方麵,這樣,基本能減少欒樹因移栽不當造成的80%以上的苗木死亡率。
一.苗木選擇 植物本身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植物的成活率和種植效果,同時也決定了欒樹價格因而用來綠化特別是用於反季節綠化的苗木選擇顯得尤為重要。
反季節使用的欒樹應從以下幾方麵入手:
1)選擇移植過的樹木:應選擇樹幹通直,樹皮顏色新鮮,樹勢健壯的且最近兩年已經移植過的欒樹,其新生的細根都集中在樹蔸部位,樹木的成活率較高。
2)采用假植的苗木:假植幾個月以後的欒樹樹苗,其根蔸處開始長出新根,根的活動比較旺盛,在不適宜的季節中栽也比較容易成活的。
3)選擇土球較大的苗木:從苗圃挖出的欒樹樹苗,如果是用於反季節栽種,其土球應比正常情況下大一些,土球越大,根係越完整,栽植越易成功。如果是裸根的苗木,也要求盡可能帶有心土,並且所留的根要長,細根要多。
4)盡量選用小苗:小苗比大苗的發根力強,移栽成活率更高,隻要不急於很快獲得較好的綠化效果,都應當使用小苗。
二.修剪整形 成活與成景是對立統一的;保障成活率,就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成景效果,怎樣協調好其間的矛盾,修剪整形是關鍵之一。
1)裸根欒樹樹苗整剪:栽植前應對其根部進行整理,剪掉斷根、枯根、爛根,短截無細根的主根;還應對樹冠進行修剪,一般要剪掉全部枝葉的1/3~1/2,使樹冠的蒸騰作用麵積大大減少。
2)帶土球欒樹樹苗的修剪:帶土球的苗木不用進行根部修剪,隻對樹冠修剪即可。修剪時,可連枝帶葉剪掉樹冠的1/3~1/2,以大大減少葉麵積的辦法來降低全樹的水份損耗,但應保持基本的樹形,以加快成景速度,盡快達到綠化效果。
三.栽植技術處理 為了確保栽植成活率,在栽植過程中應注意如下一些問題並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
1)栽植時間確定:栽植要及時,即經過修剪的欒樹樹苗應馬上栽植。如果運輸距離較遠的話,則根蔸處要用濕草、塑料薄膜等加以包紮以便保濕。栽植時間在上午11時之前或下午16時之後,而在冬季則隻要避開嚴寒的日子就行。(查看欒樹樹價格)
2)栽植:種植穴要按一般的技術規程挖掘,穴底要施基肥並鋪設細土墊層,種植土應疏鬆肥沃。把欒樹樹苗的包紮物除去,在種植穴內將樹苗立正栽好(注意樹的觀賞麵),填土後再插實土壤並繼續填土至穴頂。最後,在樹苗周圍做出攔水的圍堰。
3)灌水:欒樹樹苗栽好後要立即灌水,對於帶土球的樟樹苗邊灌水,還要用鐵棒或木棒對樹穴周邊土壤進行攪動,以便通過水的作用使樹穴周邊能填滿土壤。灌水時要注意不要損壞土圍堰,土圍堰中要灌滿水,讓水慢慢浸下到種植穴內。為進一步提高定植成活率,可在所澆灌的水中加入生長素,以便刺激新根生長。生長素一般采用奈乙酸,先用少量酒精將粉狀的奈乙酸溶解,然後摻進清水,配成濃度為200PPm的澆灌液,作為第一次定根水進行澆灌
4)大欒樹移植的特殊技術處理:移栽過程中,為了保持大欒樹樹幹的濕度,減少從樹皮蒸騰的水分,要對樹幹進行浸濕草繩纏繞包裹直至到主幹頂部,如果分枝較大也要進行纏繞。接著,再將調製的粘土泥漿厚厚地糊滿草繩纏繞著的樹幹。以後,可經常用噴霧器為樹幹噴水保濕。在大欒樹掘起後,還要對斷根、破根和枯根進行修剪,剪後再用粘土泥漿浸裹樹根;泥漿中如果加入0.03%的奈乙酸生長素,可以促進大欒樹移植後的新根的生長。